最近,小葵读了一本关于行为上瘾的书——《欲望不能》。
【资料图】
这本书解释了行为成瘾的原因、行为成瘾的体验和戒除行为成瘾的方法。
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,纽约大学副教授。
毫无疑问,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“成瘾”的时代。
细数我们手中的上瘾清单,里面有且不仅有:奶茶、咖啡、螺蛳粉、火锅、游戏、运动、购物、自拍、借钱……
虽然严格意义上,其中许多或许还不能被纳入“精神障碍”的诊断范畴,但不断加剧并扩展的行为上瘾症状,的确正在拓展我们关于上瘾的界定与理解。
成瘾之路并非简单的多巴胺快乐大法,它的背后蕴藏着一整套复杂的运行机制,不仅牵涉生物学/心理学,更有文化与环境的塑造影响。
书中总结的行为上瘾是由6种要素构成:1. 可望而不可即的诱人目标;
2. 无法抵挡、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;3. 渐进式进步和改善的感觉;
4.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困难的任务;5. 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;
6. 强大的社会联系。
如果某种行为或者物品能够释放多巴胺,且这个人正好处于一个非常痛苦或者令人焦虑不安的环境中,那么大概率会行为成瘾。
本质上,成瘾是源于某些无法被满足的渴望,比如:片刻的宁静、父母的爱、同龄人的关心、成就感等等……有些成瘾者就会用抽烟、打游戏、沉迷社交网络、借钱等行为来满足这种渴望。
作者认为,痛苦的人、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人,最可能出现上瘾行为。
如果一个人精神上富足,生活得充实且幸福,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,他就不容易对某个事物成瘾。
负债成瘾的人,都会觉得自己人生遇到的所有问题,都可以用一笔贷款来解决,于是不停地网上寻找可以贷款的平台,逃避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。如果想要彻底摆脱对债务的依赖,不让自己重复【举债-还债】的恶性循环,那么我们就真的要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,重新认识一下自己,和自己达成和解。
行为是心理的投射,是你和自己的关系,决定了你看世界的角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。
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上瘾行为,建议读一读这本书。
好啦,这就是今天的文章,希望我们的社会中少一些负债上瘾的朋友。
但如果你身边有负债上瘾的朋友,也希望大家都能互相理解,不要歧视同胞!
AiSunflower向日葵债务——大众消费者的个人金融财务顾问公众号
标签: 成瘾行为